近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双聘助理教授潘煜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弘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徐铭梽副教授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The Criminogenic Consequence of Export Slowdown: Evidence from Millions of Court Judgement Documents in China”在国际顶尖期刊The Economic Journal正式发表。该刊是厦大经济学科认定的国际A类期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在外需疲软的背景下,本文探究了近些年中国出口放缓对地区犯罪的影响。基于对中国各级法院数百万份判决文书的文本分析,本文构造了地级市层面各年的犯罪率衡量指标。为识别因果关系,本文为地区出口冲击构造了一个移动-份额工具变量。具体而言,论文首先计算了欧洲和北美28个OECD国家从与中国出口结构最相似的前9个国家在每种HS六位码产品上的进口变化,以刻画中国受到的外部需求冲击,再根据地级市初始的出口结构将产品层面的需求冲击加权平均到地级市层面。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出口放缓显著提高了地区的犯罪率。基于估计结果的初步计算表明,城市间犯罪率的四分位距差异中约有13.1%可由城市出口差异所解释。此外,本文发现犯罪活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雇佣占比、移民占比或年轻人占比较大以及辍学率较高的城市,而犯罪率的上升主要来源于两类犯罪活动的增加:第一类是较易实施、能够获得即时非法收入的犯罪,包括抢劫、盗窃、卖淫和赌博;第二类是冲动型犯罪,包括交通肇事和暴力犯罪。机制分析表明,出口放缓主要通过减少就业、降低流动人口的劳动收入以及恶化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来增加犯罪,而诸如公共服务供给等其他潜在机制的作用则相对有限。
潘煜,2024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双聘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已在Economic Journal、《金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科研部 刘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