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与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杨子砚(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和其本人指导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8届本科毕业生文峰(现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合作的论文“从务工到创业——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升级”在《管理世界》2020年第7期正式刊出。
鉴于现有文献不能清晰地识别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未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的升级过程进行充分地研究,本研究探讨了农户在农地经营决策与劳动力转移决策之间的逻辑次序,构建了“外出务工—农地流转—创业”的实证研究框架。本文依据2012~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选取相应的工具变量,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识别了外出务工对农地流转决策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
研究发现:外出务工使农户流转农地的概率提高了1.72个百分点;农地流转使农户创业概率提高了4.26个百分点;农户外出务工后,若选择流转农地,则其创业可能性在边际上比仅务工但不流转农地的农户高出76%;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与农地租金的资产性收入都促进了农户创业,但资产性收入对创业的正向影响比工资性收入高5倍;早期的资产性收入对创业的促进作用比近期的资产性收入高出近3倍。实证结果说明,农地流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升级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低收入组农户中更具显著性。
(经济学院 刘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