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4日,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闽江学者薛涧坡教授在《厦门日报》A02版“要闻”刊发《上半年厦门经济稳中向好》一文,解读厦门市上半年经济数据。以下为该文全文。
厦门是外向型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城市,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市经济顶压前行,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增长5.7%,彰显出经济韧性和强劲活力。我认为,这既得益于厦门下好“提振消费”的先手棋和打好“稳定外贸”的主动仗,更深层次要看到近年来厦门经济内生动力在悄然发生蝶变。具体而言,可以用三个“超预期”和三个“向好”来概括上半年厦门经济运行的情况和特点。
三个“超预期”。一是外贸成效及出口水平超预期。上半年,厦门努力克服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出口超预期增长7.9%,增速高于一季度和全国、全省,进出口增速实现正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7.6%,纺织服装、平板显示模组、电线电缆、体育用品等优势产品保持两位数高增长,显示出外贸政策应对有力。二是消费提振效果超预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文旅消费领域需求持续扩张,重点监测景区客流量增长8.9%,“五一”“端午”两大假期旅游人次及消费额均创历史新高。三是实体经济支撑超预期。工业是支撑上半年厦门经济平稳增长的最大动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位居同类城市前列。
三个“向好”。一是发展质效向好。上半年多项实物量指标显示经济增长基础持续夯实,工业用电量增长8.9%,全市新设企业类市场主体增长18.7%。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1.1%。二是产业发展向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航空维修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9.7%、23.7%和28.8%,5家企业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全磊光电研制的6英寸InP外延片有效填补国内光通信领域高端大尺寸外延片缺失的空白。三是营商环境向好。今年重磅推出的营商环境8.0版,着力从“方便办事”向“服务发展”转变。比如,在通关便利性方面,厦门港“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停时”和“平均在泊停时”两项关键指标,6月份位居全球第三位和第一位。
总的来看,厦门上半年经济运行蹄疾步稳,政策应对及时高效,GDP增长5.7%的成绩来之不易,成色很足。展望下半年,尽管外部环境还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但经济展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后续建议积极关注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波动变化,加强外贸、消费、就业等领域的政策储备,强化企业服务保障和市场预期引导,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市经济行稳致远。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