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厦大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邹至庄讲座”系列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教授应邀带来题为《谈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带来的问题、挑战与机会》的首场讲座,吸引了近400名师生线下听讲,并有340余名师生线上注册参与,讲座由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助理教授宋伟主持。

讲座伊始,汪老师通过援引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等组织报告的详实数据,直观展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出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的三大特征: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影响之广都是罕见的,由此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研究问题;其次,疫情加速了美中脱钩,带来了许多全新的重大挑战与困难;最后,其影响也不全是负面的,它促进了数字经济学的加速发展,迎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以及全新的研究问题。

随后,汪老师就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研究领域或研究问题展开具体论述,分别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美中脱钩、数字经济、新基建、一带一路、疫后经济学与新文科建设这六个方面做了详实的阐释和解读。
他指出,经济全球化在全球疫情冲击下遭遇逆流,当今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国际贸易投资严重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不安,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地缘政治风险明显增强。因此要加强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循环为基础,以我为主,自强自立;同时以国际循环为重要辅助,提升国际循环的控制力和稳定性,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挑战加速了美中脱钩,增加了中美经贸关系走向的不确定性。汪老师分别从贸易、科技、金融和地缘政治等四个方面解释了美中之间竞争的复杂性。在贸易方面,中国被视为主要市场;在科技方面,中国被视为主要供应国;在金融方面,中国被视为主要的商业竞争对手;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被视为主要的军事和地缘政治对手。对此,汪老师又进一步分享了他在美中脱钩背景下关于这四个方面的一些研究思考,包括美中脱钩对于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影响、脱钩背景下的资本跨国流动,5G技术为例的应用场景开发等。
汪老师还就数字经济领域、新基建、一带一路以及疫后经济学与新文科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疫情影响下的新机遇,如数字经济领域中数字货币的应用与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疫情时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新的产业链以及提升“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疫后经济学中大健康行业以及大数据领域的研究等都是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讲座最后,同学们在线上线下积极发问,汪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新冠肺炎疫情为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机会,汪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今天的讲座中得到一些启发,并鼓励同学们对这些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有更多新的研究成果。

厦大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邹至庄讲座”系列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邹至庄讲座”系列由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厦大-中科院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基础科学中心联合主办。本系列讲座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以促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目的,旨在推动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研究及其在各领域的运用。本系列讲座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主讲人,计划每两周举办一次,每场讲座时长1.5小时(含提问及讨论环节)。受当前国际疫情影响,讲座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形式举行。
(经济学院 周梦娜 经济学院2019级硕士生 周文洁)